自從前幾年,移動支付崛起,阿里、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以場景為入口、以金融科技為旗幟,大肆攻城略地,一時間,傳統銀行都沒反應過來。不過,事情似乎正在發生變化,過去兩年,雖然互聯網企業在交易筆數、小額支付上仍舊占據優勢,但是網上銀行APP用戶量暴增了一個億,前幾大銀行用戶量也都在數千萬往上,交易金額更是地位穩固。
銀聯云閃付的出現,較于支付寶、微信支付差距雖然還很大,但是,隨著央行的諸多新規出現,以及傳統銀行自己的支付由一二線向三四線下沉,戰火顯然還在燃燒……
支付行業發展歷程
1、金融科技推動國內金融支付行業發展: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深,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傳統銀行業務造成影響
2、移動支付方式穩定且全方位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,各類非電商支付的線下場景進一步拓展了移動支付的應用邊界
3、多元化場景促進了移動金融支付行業用戶規模的增長,網上銀行APP行業與支付結算APP行業在過去一兩年均收獲了近億的用戶增量
4、銀行機構在移動支付交易金額上仍然占據主導地位,非銀行機構則更多地體現出了其高頻、小額的零售支付業務特征
網上銀行APP發展現狀
1、受限于消費場景以及用戶支付習慣,下沉區域的網上銀行APP用戶覆蓋率低于發達地區,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間
2、下沉區域依然為網上銀行APP行業貢獻主要增量:下沉區域城市的增量占比達一半以上,增速也明顯高于非下沉區域
3、網上銀行競爭格局:區別于其他行業,網上銀行APP行業的集中度較低,銀行APP的用戶規模較為接近
4、用戶畫像方面,網上銀行APP用戶中男性較多,35歲以下用戶近八成,且一線城市與中高消費意愿的用戶占比顯著高于整體用戶
5、網上銀行APP用戶在金融理財方面的偏好受年齡差異影響比受地區差異影響更大
年齡差異影響收入水平、風險承擔能力與意識,年輕網銀APP用戶更為偏好小額低風險的消費金融、綜合理財行業,且借貸需求也較高;而年長網銀APP用戶則對保險服務的需求更高,同時也更為偏好風險較高的股票交易;
地區差異方面,發達地區與下沉地區的網銀APP用戶金融理財偏好均強于整體移動用戶,其中發達地區網銀APP用戶更為偏好綜合理財與股票交易,而下沉地區網銀APP用戶則更偏好于網絡彩票、記賬理財以及現金借貸。
第三方獨立支付工具發展現狀
1、第三方獨立支付工具:支付寶在巨大體量下仍保持近20%的用戶增長,云閃付在簽到紅包、轉賬紅包、生活繳費滿減等各類優惠活動的支撐下快速增長
2、用戶方面,高頻支付用戶群體主要為發達地區年輕群體,30歲以下用戶近七成,且一線城市分布占比顯著高于整體用戶
高頻支付用戶定義:所有使用第三方移動支付APP的活躍用戶,按使用支付功能的次數降序排序,取排名前20%的用戶作為高頻支付用戶。
3、高頻支付用戶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,同時相比移動整體用戶更為偏好財富管理
高頻支付用戶在高端消費領域(理財、汽車)和品質生活領域(美食、音樂、時尚)均表達出更強的興趣,其中理財的活躍滲透率TGI高達254.5。
4、高頻支付用戶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,更偏好于使用穩健保值的網上銀行與綜合理財類APP
5、使用時長方面,高頻支付用戶對移動購物、旅行住宿等消費相關行業的浸入時長明顯更高
6、受新冠疫情的影響,社會年輕群體趨向于“全民負債”的情況,信用卡及POS業務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,支付行業也深受影響